轉自:遼寧日報
一片山坡地上,根據地勢高低劃分出上、中、下3個區域。每個區域隨機選取2個點位。測產專家分別在6個點位取1.5平方米土地上的人參為樣品,將其地上、地下部分分別稱重,折算出每畝產量為332.18公斤。
不久前,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遼陽綜合試驗站邀請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部分崗站專家和省綠色農業技術中心等省內專家,對位于本溪市老邊溝蘭河峪林場基地的生態種植林下人參進行測產驗收。
這是我省首次以這種方式種植林下人參,從2018年秋季種植至今已滿5年,此次選取部分區域樣品進行測產,旨在對人參產量、品質等進行綜合評估,以便更好指導下一步的生產管理,并適時將生產方式和技術向適宜區域推廣。
“這種林下人參生態種植模式是我們首創,吸收了以往林下仿野生種植和園參種植的優點,具有優質、高產等特性。”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長、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遼陽綜合試驗站站長孫文松說,首先林下的自然環境特別適合人參生長,利于人參品質的提升。不施化肥、農藥,確保人參生態綠色。同時采取現代管理技術加蓋避雨棚,并保證低密度種植,減少了病害的發生,進一步提升了產量。
“6個測產點位挖出的人參,參形優美,皮色淡黃,有橫皮紋,須根密長,且有少數珍珠疙瘩,部分特征與林下參相符,且產量可達到林下參的10倍,經濟效益可達林下參的2倍到3倍。而與園參相比,其產量雖只能達到其一半的水平,但品質大大勝出,綜合效益可達園參的2倍。”孫文松說,而隨著生態種植人參年頭的增加,效益還將繼續走高。
這種種植方式,充分利用了林下資源,有很大的推廣價值。同時科研人員還在研究生態人參種植后的土壤快速修復問題,采取下茬種植黃精、細辛、升麻、淫羊藿等中藥材模式,快速恢復人參后茬土壤生產力,讓林地資源更好發揮價值。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