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近年來,全球醫藥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一方面,隨著世界經濟發展、人口總量增長、人口老齡化程度提高以及人們保健意識增強,新興國家城市化建設的推進和各國醫療保障體制的不斷完善,全球醫藥市場呈持續增長趨勢;另一方面,受到專利懸崖、成本控制、戰略調整以及提升研發效率不同等因素的考慮,大裁員、砍管線、停臨床成為全球大藥企的“關鍵詞”。
眼下,部分跨國藥企的市場布局策略就一直徘徊于“擴張”與“收縮”之間,有的選擇“降本增效” ,進行組織管理結構重組,優化產品管線;有的則選擇內生和外延并舉擴大創新布局。
5月22日,輝瑞宣布啟動一項新的多年期計劃,以降低成本,同時努力從新冠業務的快速下滑中復蘇。在一份證券備案文件中,這家制藥巨頭表示,其新計劃的第一階段側重于提高運營效率,預計到2027年底將為公司節省約15億美元。與裁員初期相關的一次性成本預計約為17億美元,其中包括為數量不詳的下崗員工提供的遣散費。該公司預計今年將記錄其中的大部分費用。
在輝瑞官宣“降本增效”新計劃之際,另一家跨國藥企則選擇加大市場布局,投資建廠擴充產能。5月20日,阿斯利康透露,將預留15億美元在新加坡建造一個端到端的抗體藥物復合體生產設施,預計今年底開始設計和建造,并于2029年投入營運,這將是阿斯利康首個一站式ADC藥物生產基地。
此外,在兩天后的投資者日上,阿斯利康擲下豪言:2030年實現800億美元的總收入,并在2030年后實現持續增長。
作為當前全球市場上排名前列的跨國巨頭,兩家藥企的處境為何如此懸殊?
“宇宙大藥廠”受困
其實,輝瑞此次的戰略調整是有跡可循的。輝瑞在2023年就宣布了另一項4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因為其新冠疫苗和口服藥物Paxlovid的需求大幅下降。
而在2023年底,根據輝瑞發布的財報數據不難看出,新冠產品下滑給其業績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根據輝瑞發布的2023年財報數據,輝瑞全年總營收584.96億美元,同比下滑41%。此外,輝瑞全年的研發投入為106.79億美元,同比下降6%。
在當時的業績發布會上,輝瑞將2024年的營業收入預期確定為585-615億美元。輝瑞首席執行官Albert Bourla也在今年JPM大會上表示:“輝瑞曾是業界明星,但去年新冠產品的銷售額大幅下滑確實對我們有所打擊。不過,輝瑞將在業務重組后進入‘執行年’,2024年的輝瑞值得期待?!?/p>
除了新冠疫苗,作為輝瑞在中國銷售的唯一一款疫苗產品,2016年11月獲批上市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在部分市場已失去先發優勢。以中國市場為例,據西南證券統計,2023年前三季度國內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批簽發68批次。其中輝瑞8批次,民海生物15批次,沃森生物45批次。
2023年12月1日,輝瑞將沛兒13交由科園貿易進行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進口、分銷和推廣,此次合作意味著輝瑞將結束自建團隊賣疫苗的傳統,開啟全新疫苗業務模式,由本土企業代理推廣。
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中國市場由于龐大的人口基數,和相對充分的醫療保障,曾經是跨國藥企最為重視的市場之一。但現在變化很大,對于跨國藥企來講,如果想要更好的在國內發展下去,核心思路是做好本地化。在創新研發、生產、營銷、流通、合作項目等各個方面與國內公司與政府部門加大合作。
“不過,在與本土創新藥企建立合作后,跨國藥企能否有重磅產品強勢補位,能否找到新的增長點成為一大現實性問題?!鄙鲜龇治鰩熣f。
在受到種種因素造成的市場沖擊下,輝瑞2023年股價下跌近50%,成為2023年表現最差的制藥股,而股價下跌也使得輝瑞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的市值,如此也使得輝瑞的“降本增效”計劃被認為是情有可原。
對于此次“降本增效”新計劃,輝瑞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計劃還將涉及“產品組合增強”和公司制造及供應網絡的變化。該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計劃將專注于簡化我們的工作方式,降低復雜性,提高輝瑞全球供應的生產率?!?/p>
其實,從當前的大環境來看,“降本增效”并非輝瑞一家獨有。今年以來,BMS、諾華、羅氏、拜耳等大型跨國藥企都在行動。
趁勢尋市場增量
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為了可持續發展甚至實現更好的增長,跨國藥企也在啟動應對市場的策略。
在輝瑞忙著提升效率之際,阿斯利康提出了“2030年實現800億美元的總收入”的目標,而從2023年的營收來看,全球僅有強生公司一家銷售額超過800億美元。
根據阿斯利康披露的2023年業績,全年營收458.11億美元,同比增長3%,其中產品凈銷售額437.89億美元,同比增長2%。
在提出這一“800億美元”目標的同時,根據公開信息,阿斯利康也提出了其商業化計劃。阿斯利康方面披露,預計將在2030年前推出20個新藥,高于此前預估的15個。其中6款新藥已按預期的上市計劃如期獲批,它們分別是靶向CTLA-4的人源化單抗Imjudo ,AKT激酶抑制劑Truqap (capivasertib) ,補體因子D抑制劑Voydeya (danicopan),反義寡核苷酸療法Wainua (eplontersen),長效抗RSV單抗Beyfortus (nirsevimab) 和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固定劑量配方產品Airsupra。
另外,包括口服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camizestrant、TROP2 ADC、PD-1/TIGIT雙抗、PD-1/CTLA-4雙抗、新一代PARP1抑制劑saruparib等已處于臨床三期階段,在阿斯利康看來這些產品均是具有較大潛力的重磅產品。
阿斯利康在產品管線方面也在加大與本土企業的授權交易合作。5月23日,和鉑醫藥發布公告稱,旗下子公司諾納生物與阿斯利康達成合作協議,將一款臨床前階段腫瘤靶向治療單抗新藥授權給阿斯利康。根據協議,阿斯利康支付1900萬美元預付款,1000萬美元近期里程碑付款,5.75億美元里程碑金額,以及一定比例的銷售分成。按此計算,此次交易總金額最高可達6.04億美元。
從全球范圍來看,跨國藥企與Biotech已然有一套成熟運行的商業合作模式,在當下資本寒潮中,資金鏈充裕的跨國藥企更是屢屢“出手”。在談及“出手”方向時,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此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在細胞治療、ADC雙抗等領域有諸多創新能力很強的生物科技企業,這是其看中的重點項目之一,而對于這些企業來說,技術有限且研發成本高,選擇與跨國藥企合作也是明智之選。
也是基于與合作伙伴在ADC賽道的合作,阿斯利康宣布了耗資15億美元將在新加坡建造ADC生產基地的計劃。阿斯利康表示,該廠將得到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支持,也將成為阿斯利康首個端到端ADC生產基地。預計該生產基地將于2024年底啟動建設,目標是在2029年投入使用。
“做創新研發的企業我們很愿意去溝通合作的可能。無論亙喜生物、康諾亞、誠益生物還是和鉑醫藥,我們選擇與他們合作也是由于我們熱衷于選擇好的創新產品和技術,通過收購它們對我們拓展研發布局來說意義重大。至于價格問題,我們不能嫌貴,畢竟其技術含量很大,有了資金的支持,也可以讓更多初創企業及其科學家靜下心來做研發?!蓖趵谶M一步說道。
能否穿越周期?
根據IQVIA數據,全球生物醫藥投資于2022年開始放慢腳步。盡管投資組合類型已經發生變化,并且IPO活動明顯減少,全球生物醫藥投資仍然超過了2019年的水平。
無論是“擴張”還是收縮,跨國藥企做出的市場戰略調整也是基于目前全球藥品市場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這些變化對跨國藥企產生了深遠影響,推動所有跨國藥企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產品組合、研發,以及原研藥和創新藥的營銷模式。
此前波士頓咨詢在分析報告中就提出,當前的跨國藥企必須問自己幾個問題:我們的產品組合應該如何轉型,才能在降低對原研藥依賴的同時繼續保持增長?我們是否應該根據原研藥的定價變化和醫保支付標準來調整資源分配?市場、政策變化對我們公司的原研藥和創新業務意味著什么?我們是否應該重新考慮外部合作?
與此同時,跨國藥企必須針對現有產品組合中的每個成熟品種制定具體的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要素如下:一是競爭情況。現有產品管線的競爭對手的布局形勢如何?二是市場門檻。在保證質量和成本的前提下生產相關品種難度多大?三是對產品的依賴程度。這種藥在公司的產品組合中占多大比重?新產品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填補業務空缺?四是價格。受相關藥品市場政策變化,這種藥將面臨的價格壓力有多大?
針對這些問題,跨國藥企也在尋求解決方案。對此,上述分析師指出,毫無疑問,近一兩年,全球生物制藥行業遇到了重大挑戰。然而,一些重要的趨勢也將推動未來全球生物制藥行業變革。具體而言:
首先,不同學科之間融合步伐的加快,將催生新的治療方案和技術,和提高它們的可及性,尤其在腫瘤、神經病、代謝疾病和退行性疾病等領域。
其次,醫療保健行業仍然存在巨大的增長空間,在醫療和研發的不斷投資也在持續提升中國的創新的能力。
再者,尚未釋放新興技術的潛力,特別是人工智能在藥物發現、患者洞察、商業運營和醫療服務等領域的潛力。
“雖然市場的變化是難以預測的,但我們可以依賴某些指標,例如全球資本市場表現、投資水平、管線推進、和技術突破來觀察市場變化?!鄙鲜龇治鰩熣f,盡管外部環境依然復雜,但一些積極信號已經出現。例如,美國利率轉向的前景正在改善全球股市的情緒;盡管醫療保健行業的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仍然低迷,但跨國公司繼續投資以擴大其產品線,并在近幾個月收購意向趨于明顯;全球及中國藥品管線在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細胞和基因治療等關鍵領域持續推進;中國創新藥不斷獲得國際主要監管機構的認可等。
這些信號都意味著,醫療保健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市場,生物制藥市場鑒于其大量未滿足的需求和不斷的技術進步更是如此,值得跨國藥企從中挖掘增量信息,穿越周期,長期投資。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