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慈制藥日前發布公告,宣布對主營中成藥產品的出廠價進行調整,平均提價幅度為9%。實際上,佛慈制藥近10年還公開過兩次調價決定,其也由此較好地消化了成本變化帶來的影響。在此次公告中,佛慈制藥表示:提價是鑒于“原材料價格以及生產成本上漲等原因”。
不僅僅是佛慈制藥,此前片仔癀、東阿阿膠,以及廣譽遠、同仁堂的安宮牛黃丸都曾宣布漲價。漲價后市場接不接受?藥企還能有什么招數應對原料成本上漲?記者進行了一番了解。
現狀:
部分知名中成藥采取漲價策略
實際上,早在2015年6月,佛慈制藥對逍遙丸、香砂養胃丸、補中益氣丸、小活絡丸等15個主要濃縮丸產品出廠價平均上調12%,阿膠出廠價上調34%;隨后,2018年3月,佛慈制藥對濃縮丸、大蜜丸、水丸、口服液、膠劑、顆粒劑、片劑等多種劑型的100多個產品出廠價平均上調17.6%。
佛慈制藥表示,本次產品調價可能對市場銷售有一定的影響,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除了成本壓力外,該公司的產能利用率也在影響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在去年11月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佛慈制藥表示,目前生產的品規較多,產能沒有完全釋放,規?;a效能沒有充分發揮。為了提升產能利用率,佛慈制藥目前正在加大除了西北市場外的市場開拓,目前以廣東為主的華南市場和國際市場均有較大突破。
不少知名中成藥都已進行過價格調整。2023年5月,中藥企業片仔癀就發布過漲價公告,片仔癀表示漲價是因為主要產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漲等所致。據悉,片仔癀錠劑國內市場零售價格從590元/粒上調到760元/粒,創下片仔癀價格漲幅之最,供應價格相應上調約170元/粒;海外市場供應價格相應上調約35美元/粒。據西南證券不完全統計,2004年至2020年,片仔癀錠劑產品一共提價19次,零售價從325元/粒升至590元/粒,提價幅度81.54%。
此外,由于牛黃去年漲勢兇猛,此前有藥店工作人員反映,原材料價格大漲直接導致產品終端價跟漲,和此前相比,部分品牌的安宮牛黃丸漲幅超過30%。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此前一段時間市場上的牛黃需求不斷上升,但供應量卻出現了下跌,供需缺口導致了部分產品調價。
原因:
中藥材原料價格波動較大
以佛慈制藥獨家品種復方黃芪健脾口服液為例,其成分包括黃芪、萊菔子、白術、山楂、山藥、桑葉、大棗。中藥材天地網數據顯示,除山藥、桑葉、大棗外,復方黃芪健脾口服液的另外四種原料中藥材在近一年均出現明顯價格上漲。其中,白術價格變動最為明顯,各地市場均漲價230%以上,河北安國的年漲幅最高,達到622%;黃芪和萊菔子在各市場也存在10%至50%不等的漲價;山楂漲幅相對較小,各市場漲幅在5%至20%不等。
相關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國等幾大中藥材批發交易市場,去年有超過200個常規品種同比漲幅大于50%,25個常用大宗藥材漲幅超200%,個別品種甚至漲價4至9倍。業內人士表示,除了自然天氣、成本提升、需求增加等原因帶來價格上漲外,不少中藥材此前也曾遭遇游資炒作。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這一話題再次引發討論。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中醫醫院上肢骨關節科副主任黎旭軍就此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加大監管力度,建立中藥材質量價格穩定聯控機制,確立牽頭、協監、聯管部門,嚴厲打擊炒價、囤積藥材,遏制游資惡意炒作中藥勢頭;建立和完善全國性中藥材信息管理系統和交易運作機制,確保在有效監管下,通過市場調節實現科學有序的動態收儲。
應對:
龍頭自力更生“消解”成本上漲
事實上,近年來,中醫藥行業利好政策不斷。去年發布的《中醫藥振興發展重大工程實施方案》提出:在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的配套措施上,需推進實施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加強道地藥材產區規劃和規范化種植等。
國藥集團一位中醫板塊負責人此前表示,從企業情況來看,中成藥的原料、人工等成本都在上漲,要在降價的同時做好質量控制有些難度。盡管如此,越來越多龍頭企業也還是在努力通過自力更生的方式“消解”成本上漲并把控原料質量。
眾生藥業此前透露,其全資子公司益康藥業有多個中藥材合作種植項目,可以滿足內部使用、對銷售的需求;云南白藥方面表示,公司一直注重全過程質量控制,以血塞通注射液為例,其原料三七總皂苷生產所用藥材產自公司數字技術平臺打造的專業化GAP種植基地,皂苷總量最高達91.4%。
此前,廣藥集團旗下企業建設的板藍根、大青葉、柴胡、鴉膽子等4個品種的中藥材規范化生產基地成為全省首批通過新版GAP符合性檢查的基地。據悉,該集團已在全國多個省市布局GAP種植基地以支持鄉村振興,光是其旗下白云山和黃中藥就擁有安徽阜陽、廣東清遠(穿心蓮)、云南文山(三七)等GAP規范化種植基地。
漲價策略難長期靈驗
一味提價、轉移成本壓力到消費者頭上并不見得是最好的辦法。此前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的反饋就顯示出:片仔癀和東阿阿膠漲價“一招鮮”的策略已經不靈了。在業界觀點看來,市面可代替藥物眾多,消費者很難長期為品牌漲價“買單”。廣州本地就有藥企市場部負責人感嘆:“提價可能丟失市場占有率。”
中藥企業應該“開源”同時“節流”,多種手段并用以鎖利潤保業績。對于既要維持營收又要兼顧創新的藥企而言,或者一方面應該通過更多的途徑來把控主要原料的價格和質量,另一方面則應該積極尋找臨床痛點,做好創新中藥的開發和經典名方的改進才能更有產品競爭力。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