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及周邊地區專項規劃》由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理委員會組織編制,目前已形成規劃草案,3月28日起開始公示并征求公眾意見。
虹橋商務區位于上海市西部。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規劃》草案進一步擴大了“大虹橋”的范圍,新增普陀、松江部分街鎮,并對區域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結構、公共中心體系、發展規模等各方面作了具體規劃。
虹橋商務區主要承擔國際化商務區、國際化貿易新平臺和綜合交通樞紐的戰略定位要求。根據《規劃》草案,要全力打造服務企業“走出去”先行區,著力將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及周邊地區打造成為新時代國際開放門戶樞紐發展示范區。
《規劃》草案提出,至2035年,規劃范圍內規劃常住人口約341萬人,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364平方公里。
規劃范圍:松江、普陀有望加入“大虹橋”
虹橋商務區,包括虹橋主城片區及周邊的長寧區新涇鎮、程家橋街道,閔行區的新虹街道、華漕鎮、七寶鎮部分,青浦區的徐涇鎮、華新鎮部分(2.6平方公里),嘉定區的江橋鎮、真新街道部分,總面積約151平方公里。
《規劃》草案在此基礎上,向外結合市域西部新城集聚的態勢,并考慮與中心城主要功能區的銜接關系,擴大范圍,規劃統籌,總面積約535平方公里。研究整體定位和功能布局,著力推動空間格局優化和功能提升,強化資源整合和低效用地盤活,放大虹橋商務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向內聚焦重點攻堅突破,加快提升整體標識度和核心競爭力。
從《規劃》草案圖示看,擴大后總面積約535平方公里范圍內,增加了虹橋鎮街道、梅隴鎮街道、古美路街道、梅隴鎮、七寶鎮、莘莊鎮、九亭鎮、新橋鎮、泗涇鎮、洞涇鎮、中山街道、佘山鎮、夏陽街道、趙巷鎮、香花橋街道、重固鎮、華新鎮、白鶴鎮、安亭鎮、南翔鎮、桃浦鎮、長征鎮、真新街道、真如鎮、長征鎮、北新涇街道等街鎮的全部或者部分面積。這也意味著,在以往閔行區、長寧區、嘉定區、青浦區的基礎上,松江區、普陀區有望成為“大虹橋”家庭的新成員。
戰略定位涉及多個層面
《規劃》草案顯示,要將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及周邊地區建設為聯通國際國內、彰顯開放優勢、暢通經濟循環、引領帶動長三角地區高質量發展的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核心承載區域。它具體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定位:
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彰顯開放理念,服務國內大循環為中心、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在全國發展大格局中,是全國最大的空鐵聯運綜合性交通樞紐,是暢通我國經濟大循環的強大引擎。
在國家對長三角發展的總體部署中,作為長三角地區地理中心和上海大都市之西翼,是聚集產業優勢“走出去”,積極推進長三角高層次協同開放的戰略要點。
在大都市圈協同發展的格局中,是完善都市圈空間格局,促進空間發展互聯互通的樞紐中心,是上海引領都市圈發展的“一核四翼”西門戶,G2、G50和G60三條科創走廊的戰略節點以及1小時綜合交通圈互聯互通的中心樞紐。
在上海市域空間發展新格局中,是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重要抓手,向東和中心城實現一體化發展,向西、向北、向南輻射帶動青浦、嘉定、松江新城等市域西部核心地區,是促進市域協同推進、優化格局、提升價值的“核爆點”。
虹橋和莘莊兩個城市副中心
規劃完善形成“2+9+6+N”的公共中心體系,優化地區空間結構,提升城市能級。
公共中心體系規劃圖。
城市副中心:規劃2處城市副中心,包括虹橋主城副中心、莘莊副中心。虹橋主城副中心是引領虹橋主城片區的功能核心,集聚高端商貿、會展和貿易功能。莘莊主城副中心培育行政文化、商業商務等核心功能,形成區域級綜合服務中心。
地區中心:規劃9處地區中心,包括南翔地區中心、華新地區中心、前灣地區中心、江橋地區中心、真北地區中心、趙巷地區中心、徐涇地區中心、七寶地區中心、佘山地區中心。
專業中心:在城市副中心和地區中心的基礎上,結合地區功能特色,規劃6處專業中心,包括鳳棲專業中心、崧澤專業中心、云麓專業中心、桃浦專業中心、臨空專業中心、漕河涇專業中心,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支撐新質生產力發展。
社區中心:以完善15分鐘生活圈為目標,進一步落實社區中心建設,旨在均好服務和精準配置公共服務設施。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