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臨港新片區發展跨境醫療 推進國際醫療服務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發布。臨港新片區將積極爭取跨境醫療創新突破舉措的先行先試,打造跨境醫療創新的試驗田。
《實施方案》從“推動高水平醫療服務資源集聚”“促進跨境醫療服務要素便捷流動”以及“提升醫療服務國際化水平”三個維度提出了十二項任務。
到2025年,組建臨港新片區跨境醫療服務中心和藥械進出口服務中心,暢通患者跨境醫療和藥械進出口路徑,形成國際宣介、轉診等完整跨境醫療服務流程,營造臨港國際醫療學術氛圍,以典型案例引路實現跨境醫療制度創新和“臨港案例”突破。
到2030年,醫療資源跨境流動更加便利,集聚一批高水平國際醫療服務資源,形成聚焦復雜手術、疑難雜癥等的嚴肅醫療資源組團,聚焦醫療美容、高端體檢等的消費醫療資源組團,以及聚焦基因技術、細胞治療等的前沿醫療資源組團,構建良性互動、融合發展的國際醫療服務體系。推動臨港新片區醫療服務水平“提上去”,服務國際醫療旅游、康養旅游“留下來”。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社會事業發展處處長冀曉紅表示,臨港新片區開展跨境醫療,有著多方面優勢,一是地理位置優越,可以為開展跨境醫療服務貿易和藥品器械貿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二是新片區入境快捷便利的制度優勢,經新片區白名單內機構邀請的客戶,可以使用電子口岸簽證,實現全程網上辦理,無需紙質材料,免交護照原件。
目前,新片區已經集聚了上海市六院臨港院區、浦東醫院臨港院區等一批高質量醫療資源。同時,臨港還背靠上海的醫療資源、更具性價比的醫療服務,既有一批國家醫學中心和國家重點???,也有13家國際醫療旅游試點經驗。
作為制度創新的重要領域,新片區在醫療方面已經針對數字醫療場景創新、國際商業醫療保險結算、前沿醫療技術研究,滬港醫療數據跨境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而新片區豐富的產業協同、文旅IP,也為其提供“醫療+”業態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馬昕表示,目前跨境醫療、涉外醫療的病人越來越多,去年六院商保病人6000多個,比2019年疫情前增長了190%。六院臨港院區已劃出了3300平方米專門用于高端、特需、跨境醫療,并將于今年8、9月份投入使用。
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李濟宇表示,浦東醫院臨港院區將于年底竣工,在基礎診療之外,還承擔跨境醫療任務,將主要圍繞腫瘤診療、輔助生殖等特色工作,把診療資源配置好,來承接跨境醫療需求。
當天,臨港新片區跨境醫療服務中心與臨港新片區藥械進出口服務中心揭牌。臨港新片區藥械進出口服務中心設立在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內,旨在推動打造公益性“一站通”服務,助力醫藥大健康進出口企業打通經營中的堵點、難點和痛點,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加速器”。
2025首批跨境醫療簽約項目也同步落地,涉及中醫、口腔、心理等一批醫療服務機構和醫院、醫療保險和醫學教育等多領域跨境醫療合作。其中,藍灣研究型醫院項目、曙光醫院滴水湖中醫國際診療中心項目、玄合醫療健康管理中心項目、心理健康診療康復中心項目、口腔醫院項目等5個醫療機構合作項目建成后,將成為臨港新片區前沿醫療、嚴肅醫療、消費醫療三個資源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