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栩彤
對于已在產業化的超材料公司而言,目前技術成熟度、產能仍是拓展應用的限制所在。
超材料應用近期有拓寬的跡象,伴隨著一些產能建設的加快進行。
12月4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與調整募投項目、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等相關的議案,調減募投項目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新設募投項目株洲905基地1期、天津906基地1期,這兩個新設募投項目分別擬投入11億元募集資金,并簽訂了募集資金監管協議。
其中,株洲905基地主要建設內容是超材料研發、生產及檢測中心;在天津,光啟技術則計劃設施906生產基地、設立超材料人才培育中心等。905基地計劃2025年10月投產,906基地也計劃明年投產。
光啟技術的業務以超材料航空結構和海洋結構產品為主,該公司今年11月還發布了超材料無人機,宣布進入低空經濟領域。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對記者透露,超材料無人機計劃正是依托正在建設的905基地產能,明年開始小批量交付。
在業內,超材料產能建設不是孤例。國內另一家超材料相關的上市公司華秦科技也在建設產能。在近日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上,華秦科技管理層透露,公司募投項目包括“特種功能材料產業化項目”和“特種功能材料研發中心項目”(一期項目),一期項目結構隱身材料生產車間正進行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二期項目今年開始進行土地招拍掛程序。
與光啟技術相似,華秦科技的產品也以面向軍工為主,產品上更多是隱身涂層、結構隱身材料等。
此外,國內布局超材料的上市公司還包括天和防務、新勁剛(300629.SZ)等。
目前已在加快產業化的超材料業態與前些年已有明顯不同。作為一種具備天然材料所不具備的超常物理性質的人工復合結構或復合材料,超材料一大用途是能在紅外線、電磁波等探測手段下“隱身”。
10多年前,超材料已經“火”了一把,2009年,劉若鵬團隊關于用超材料技術研制“隱形衣”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引起廣泛關注,2010年超材料又被《科學》列為21世紀前10年自然科學領域的10項重大突破之一。彼時一些展會上,“隱身衣”總能成為焦點,但在一些民用領域,這種能隱身的超材料遲遲未獲得廣泛應用,隨著技術研發推進以及在軍工領域找到應用,近兩三年才加快產業化落地。
除了將隱身特性搭載在飛機等產品上,超材料還能在天線、汽車等領域發揮自然材料缺少的其他特性。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劉若鵬談到飛機等既有產品之外超材料的應用可能性。例如,公司與廠商聯合研制超材料手機殼,超材料在手機上能在射頻傳感等方面發揮作用。此外,公司也與中汽中心天津汽車檢驗中心成立了汽車緊縮場聯合創新實驗室。
不過,記者了解到,對于已在產業化的超材料公司而言,目前技術成熟度、產能仍是拓展應用的限制所在。劉若鵬告訴記者,聯合研制超材料手機殼的案子預計過幾年才能真正應用,超材料在手機應用方面,公司還沒有太多空余產能去做這些事。即便是已經發布的無人機產品,他預計5年內在公司中的占比也不大,一個影響因素是當前公司還有三個基地在修建,試飛資源緊張,無人機在交付上存在壓力。
“我們原來比較激進地進入過很多不同領域,但有時效果不是很好,這次比較謹慎。現在新的能力要建設,產品也需要大規模上量。超材料本身有很強輻射性,我們還是先把核心產品做出來,把其他應用緩一緩。”劉若鵬稱,在一些產品前期研制時發現存在技術難度,需要做很多工作,業務現在要收攏一下。
記者了解到,目前一些超材料廠商仍在研發或驗證階段,超材料整體還處于邁向產業化的較早期階段。
新勁剛的電磁波吸收材料則能用作飛機等產品的隱身材料,近期公司表示其電磁波吸收材料實現了小批量量產。新勁剛證券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小批量供貨就是一些客戶需要公司參與研發,形成了小批量供貨,下游的裝備還沒有定型,也就沒有批量生產,電磁波吸收材料在公司收入上還是很小的一塊。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