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洋鎬鐵鍬到全程機械,松桃大力建設現代化礦山,提升“富礦精開”水平——
錳礦開采向智能化邁進
2月18日,松桃自治縣冷水溪鎮楊家灣錳礦。
連續幾日的暖陽,讓植被茂密的礦山看起來更加五彩斑斕。滿載的礦石運輸車轟鳴駛出礦洞口,黑色的錳礦已堆成山。
“偌大的礦山,怎么沒見幾個工人?”記者好奇地問剛安排好當班任務的礦山副總經理梁啟康。
“除了爆破需要人工裝填火藥,其他開采工序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地下的狀況也是通過智能數字平臺觀看。”梁啟康說,我們要按照“富礦精開”要求,建設現代化礦山。
在礦山安全生產監控室,梁啟康輕擊鼠標,礦山簡介、終端開采一采區、抽排水、運輸管道、變電室、避難室等畫面一一呈現。
楊家灣錳礦隸屬松桃三和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礦山于2004年開始籌建,2012年取得采礦許可證,礦區面積3.2平方公里,年可采礦30萬噸。
記者從監控中看到,百米礦井下,礦工操作撬毛臺車、鏟車開采錳礦,為冶金、化工、電池等領域提供源源不斷的“鋼鐵味精”。
錳產業是武陵山集中連片地區的貴州松桃自治縣、湖南花垣縣、重慶秀山自治縣3縣的支柱產業。3縣組成了聞名全國的“錳三角”。
“錳礦就是我們的‘搖錢樹’。”談起錳礦開采,松桃自治縣寨英鎮63歲的退休干部雷義國說,雖然以前的錳礦開采很粗放,但確實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群眾就業增收。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寨英的錳礦資源成線成堆,當地礦工形象地稱之為“雞窩礦”,這種聚集的錳礦容易開采,錳含量也高。
1976年,松桃自治縣在寨英鎮成立縣辦錳礦廠,規模采礦由此而始,也帶動更多寨英人憑采礦、運礦、賣礦發家致富。
“那時的礦工非常辛苦,每個工人每天只能挖幾百斤。”從事采礦幾十年的寨英居民黃興成說,挖礦用的工具只有洋鎬、鐵鍬,把含錳的礦石從礦山上敲打下來后,再通過人工挑運到鎮上出售,一名工人每天能拿到三四元的工錢。
進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錳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寨英鎮辦錳礦、村辦錳礦相繼興起,全鎮幾乎每個組都有采礦企業。
“黑金的誘惑”不僅僅讓當地人找到了就業增收路子,湖南、重慶、浙江等省外礦商也紛紛涌向寨英,讓只有2萬多人的寨英鎮繁華一時。
錳的暢銷,也讓松桃孟溪、烏羅等鄉鎮的錳礦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8年,僅僅是寨英鎮就有100多家采礦企業。
伴隨著粗放、過度的開采,寨英鎮錳礦儲量越來越少,品位也有所下降。
相比南非、澳大利亞、巴西、加蓬等國錳礦石含率超過35%的高品位錳礦,松桃錳礦石含錳率多在10%—18%之間,平均含錳率僅為13%,規模化開采水平不高,國際競爭力明顯不夠。
建設現代化礦山、提高“富礦精開”水平,促進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成為松桃自治縣委、縣政府以及廣大礦工的夢想。
“規范錳礦開發秩序,優化資源配置勢在必行。”松桃自治縣錳污染治理和錳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宋德農說。
自2018年起,松桃整合錳礦開采企業,目前,全縣錳礦企業已由68家整合為25家。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實現規模化、現代化開采,全縣25個錳礦均由縣級領導擔任“礦長”。同時,堅持規劃優先,以加工量確定開采量,防止資源過度消耗。
經過整合、整改,松桃完成“綠色礦山”達標建設的有15座,關閉退出3座,目前正常生產只剩楊家灣、紅星白石溪、平頭白巖溪、西溪堡、梵凈山黑水溪等5座礦山。
“我們通過房柱采礦法、源頭減量法以及先進的粉碎設備,對錳礦資源進行選礦處理,提高精礦粉品質,實現本地資源的清潔開采。”梁啟康充滿信心,從過去的洋鎬鐵鍬到如今全程機械,錳礦開采現代化水平逐步提升,正朝著智能化、數據化的方向邁進。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