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在海南海口瓊臺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內,廖延等在展示古琴和其他傳統樂器技藝。新華社發
頭梳朝天髻,身著宋制羅裙,身后掛一幅《萬壑松風圖》,案頭博山爐里沉香裊裊。“80后”廖延化著淡雅“落梅妝”,低眉垂手、邊彈邊唱一曲《暗香舊時月色》,讓古琴雅集上的觀眾聽得如癡如醉。
廖延是海南南軒琴社創辦人,學習古琴十余年。作為職業古琴教師,她帶著100多個“學生”學習古琴,大部分是“80后”“90后”,還有一些“10后”小朋友。在特別的節氣和傳統節日,琴社都會辦一場雅集,既是一次古琴愛好者交流切磋的機會,更是一場普及古琴藝術和傳統文化的公益課。
“古琴不僅是中華民族獨有的禮樂之器,還可以陶冶情操、調節身心。”廖延坦陳,自己學習古琴的初衷是為了疏解肝郁之疾。從聽琴、學琴再到教琴,她對古琴越來越癡迷,對傳統文化的鉆研也不斷加深。十幾年下來,肝郁之疾不治自愈,生活習慣、愛好也發生極大改變。
10月30日,在海南海口地標古建筑騎樓老街的南洋騎樓美術館內,廖延在撫琴。新華社發
焚一爐香,沏一壺茶,三五好友對坐,或撫琴、或吟唱,或為唐詩宋詞譜新曲,以古琴彈唱。漢磚作壺承,青瓷當把件……無論是家居陳設還是生活器具,再到日常服飾、興趣愛好,在現代城市生活中,廖延和她的古琴愛好者們宛如從古代穿越而來,處處體現著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古琴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1994年出生的李沛沛直言,她是從一部古裝劇中認識了古琴,越了解越喜愛。后來索性辭掉了銀行的工作,專職學琴、教琴,不知不覺與琴相伴多年。
“這就是專屬于中國人的浪漫吧,古琴一響,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共鳴了。”李沛沛說,古琴讓我在平衡事業與家庭,實現自我追求上找到了方向。
跟著李沛沛學琴的“95后”汪瑤則表示,自己是為“治療”急躁的性格而愛上古琴。
“點一支香,就在這支香燃盡的時間里,放空沉靜,專注于和琴對話,和自己對話,向內求索。”汪瑤說,自己是中醫世家,長輩告訴她,藥的繁體字里有一個“樂”字,音樂可以療愈身心。“靜”是古琴琴音最大特點,非常適合自己。
“古琴之音,醇和淡雅,清亮綿遠。彈奏之人在樸實低緩而又中正平和的音聲之中,由躁入靜進而物我兩忘。”海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海濱說,古琴與茶藝、書法、插花、香道、填詞作賦等高階生活方式聯系緊密,學習古琴的確可以提高審美品位,改變氣質談吐。
“70后”海南本土斫琴師楊偉東介紹,古琴傳為伏羲所作,已有3000多年流傳史。琴長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面圓底扁,象征天地;琴有七弦,上應七星;13個徽位,分別象征12個月和閏月;兩個發音孔分別叫“龍池”“鳳沼”。
“古琴超越了樂器的音樂屬性,其基本結構反映了中國古典哲學常識,蘊含了人與自然和諧,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生命觀與道德觀。”在海濱看來,古琴作為“四藝”之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修身養性、體悟大道的載道之器。
廖延計劃推動古琴公益課進校園,為更多少年兒童種下傳統文化傳承的種子。
“古琴讓人回歸內心豐富的精神世界,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愛、學習古琴,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好兆頭。”海濱說。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