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天宮”空間站成功對接,19時34分,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
距離中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已過去20年,從“神五”到“神十七”,中國人不斷踏上飛天之路,也引領了太空經濟和航天產業的加速升級。據業界初步統計,截至2022年,國內已注冊并有效經營的商業航天企業數量超過400家,由中國航天產業所輻射出來的產業鏈規模已超萬億。如今,新的“升空”折射出我國航空產業的持續升級,也將持續引領商業航天進入下一次“升級”。
“神十七”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10月26日11時許,搭載神舟十七號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隨后,神舟十七號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目前,神舟十七號已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為之后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提供更多條件。執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由湯洪波、唐勝杰、江新林3名航天員組成,湯洪波擔任指令長。乘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員和2名第三批航天員,是空間站建造任務啟動以來,平均年齡最小的航天員乘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在與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在軌輪換任務后,瞄準10月31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此外,神舟十七號在軌駐留期間,神舟十七號航天員乘組將迎來天舟七號貨運飛船、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的來訪對接,計劃于明年4月左右返回東風著陸場。
需要注意的是,神舟十七號的發射之年恰是中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2003年10月,中國航天員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完成中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根據此前報道,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第一步”——載人飛船階段通過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順利完成,天宮一號的發射和與神舟十號的交會對接屬于“第二步”——空間實驗室階段,這些都為“第三步”——空間站建設做技術上的準備。2022年12月31日,“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得以鄭重宣布,我國載人航天“三步走”發展戰略的所有任務全部完成。
市場規模將達2.8萬億元
從“神五”到“神十七”,中國人不斷踏上飛天之路,也引領了太空經濟和航天產業的加速升級。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曾在2018年表示,中國空間站“天宮”在信息、能源、動力技術以及運營費效比方面,可望超越國際空間站。“天宮”在軌運營階段,其將開放設施吸引投資,開展商業化應用活動,促進太空旅游等太空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據《紐約時報》2022年的報道,我國天宮空間站項目的建造總成本不超過80億美元。但另一邊,根據英國路透社2017年的報道,國際空間站耗資則達到了1000億美元,同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每年在空間站計劃上的花費便會達到30億美元。
相對較“小”的成本卻依然能掘出航天商業化發展的“大”空間。從企業數量上看,根據業界初步統計,截至2022年,國內已注冊并有效經營的商業航天企業數量超過400家,分布在北京、廣東、陜西、江蘇、上海等城市。從產業鏈看,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鏈涵蓋上游的火箭發射、衛星及地面設備研制,中游的衛星運營,以及下游的應用環節,傳統應用場景包括通信、導航、遙感,新興應用場景包括衛星互聯網、太空旅行、太空采礦、深空探索等。
從規模上看,由中國航天產業所輻射出來的產業鏈規模已超萬億。據中國航天工業質量協會統計,2015-2020年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由3764億元增長至1020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2.09%,到了2021年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則約為12447億元。泰伯智庫預測,2023-2028年,商業航天產業將進入發展黃金期,2025年僅中國市場規模就將達2.8萬億元。
新興太空經濟將迸發巨大能量
航天事業對于產業鏈發展的帶動作用勢不可擋。早在2013年,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的馬興瑞曾公開表示,航天科技又被稱為“技術金礦”。“1美元的投入能產生7-12美元的回報。它對技術的拉動和對經濟增長的帶動,遠遠高于我們的想象。”馬興瑞還表示,“比如,發射一顆衛星,價值不僅是衛星研制、發射服務所帶來的,還有運營服務和地面維護服務,這一鏈條帶來的價值不可小視。”
僅衛星領域而言,航天技術的發展正在推動其產業鏈不斷延伸。銀河航天首席科學家張世杰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全球航天技術的一個明顯趨勢是應用需求正在從軍事向民用消費級需求擴展,航天技術正在改變傳統的信息采集和傳遞方式,如同傳統衛星電視、衛星導航等大眾應用,衛星遙感、衛星通信也逐步進入百姓生活。
“除了遙感衛星從測繪應用到為新聞采寫提供服務,并擴展到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多個領域,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發展也正在解決越來越多人的上網難題。”張世杰表示,“無論衛星還是火箭,航天產品的規模化批產將是趨勢,推動航天設計與制造模式的變革,奠定航天產業化和商業化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據估計,中國衛星通信行業市場規模將以8.4%的年復合增長率上升,將在2024年達到3447億元人民幣。并且,以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空間信息服務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將是太空經濟主業,新興太空經濟業態將會迸發巨大的產業能量,圍繞著航天技術會誕生一批新的企業,衍生出新的航天產業。
在航天事業盡顯經濟撬動力的同時,推動產業“升華”的難點、堵點同樣需要引起注意。一位航空航天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民商航天處于的階段還比較初級。“就我們公司來看,現在是完成技術上的從0到1,接下來才是商業層面的從0到1。”
不過,產業鏈上,企業們的探索正在持續進行。近日,華菱線纜總經理熊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航空航天產品對工藝和材料、產品交付都有極高的要求,練兵的作用非常強,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企業的技術儲備和產品儲備,“我們慢慢將在航空航天領域積累的應用心得進行技術轉化,往民用方面進行推廣”。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