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進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奮力實現大病不出省
“抬手、握拳、提腿……”術后3個多月的偏癱患者丁強,正在黔東南州人民醫院醫護指導下康復訓練。看著丈夫身體能做的動作逐漸增多,妻子無比寬慰,“僵硬的手能動了,治療效果不錯。”
此前丁強因腦梗塞導致痙攣性偏癱,求診于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幫扶專家、黔東南州人民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博士馮魯乾,隨后,丁強在省級區域醫療中心——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黔東南醫院接受了該州首例健側頸7神經移位手術治療,癱瘓的肢體實現了神經“搭橋通電”。
該手術填補了黔東南州在癱瘓治療領域的空白。“手術效果超出了預期。”黔東南州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沈健說,以往對于偏癱的治療,都是選擇諸如針灸、高壓氧等輔助手段保守治療,治療效果不太理想。通過將健側頸7神經移位到癱瘓側,在不影響健側肢體活動的情況下,通過健側大腦的功能重塑,讓一側大腦支配雙側肢體,最終實現改善患側肢體功能障礙的目的。
神經移位這種高難度的醫療技術,黔東南州人民醫院從不能做,到能做好,這與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設密不可分。
隨著我省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動醫療資源均衡布局,大力實施整體提升衛生健康水平攻堅行動,2022年以來,推進建設了6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其中,銅仁市人民醫院與貴州省人民醫院共建、黔南州中醫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共建、六盤水市人民醫院和黔東南州人民醫院分別與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共建、黔西南州中醫醫院與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共建、安順市人民醫院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共建。通過在醫療技術、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支持,推動市州級醫院逐漸成為達到省內先進水平的醫療機構,重點提升醫院的大病診療能力。2023年11月29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黔東南醫院正式掛牌。
“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時期,對全州群眾健康托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黔東南州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仁窮說,2024年,醫院的1個重點學科和4個重點臨床專科通過省級驗收,通過內培、外引吸納醫療人才,外轉病患持續下降,重點疾病診療能力不斷提升,當地群眾看病就醫更加便利。
黔東南州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林認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是幫助該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次重要機遇。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在管理、技術、學科、科研等全方位對州醫院幫扶,使其診療能力實現了快速提升,累計開展286項新技術,“醫療水平的快速提升,為黔東南州群眾的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進一步建設好省級區域醫療中心,今年3月,省發展改革委、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
在政策保障上,參照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各市州政府積極探索、研究出臺針對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的傾斜支持政策和綠色通道。
在資金支持上,我省積極協調中央、省級財政累計超10.6億元支持。
在運營管理上,6個市州均有輸出醫院派駐專家擔任院長、副院長,建立重點專科學科、人才培養、合作交流等機制,且6個項目醫院均已與省內外高水平合作幫扶醫院簽約。
目前,我省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正如火如荼——
在銅仁市人民醫院項目點,幫扶醫院派駐有專家11人,建設5個國家級及省級重點專科,開展新技術、新項目37項,三四級手術185臺次、手術示教348臺次;建設的教學科研實訓基地、傳染病區已投入使用,完成投資額約2.22億元,約完成總投資的88.8%;
在黔南州中醫醫院項目點,幫扶醫院派駐專家11人,建設2個國家級和省級中醫優勢專科,完成院內新技術新項目立項117項、驗收66項;獲科研立項115項,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新增6個州級科技平臺建設項目,新增獲批院內制劑2個(現共有院內制劑9個),三四級手術占比51.62%;項目主體已完成10層施工;
在黔西南州中醫醫院項目點,幫扶醫院派駐專家6人,建設2個省級中醫重點專科,3個博士工作室,開展新項目39項,成功立項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10項,黔西南州科技局課題13項,門急診人次較上年同期增長4.69%,開展手術增幅3.83%,其中三四級手術4021臺次。
…………
下一步,我省將持續在資金投入、政策保障、制度創新上加大支持,出臺“一院一策”方案,以解決患者異地就醫問題為導向,扎實、縱深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提升區域內醫療機構重癥疑難復雜病的診治能力和服務水平,讓群眾就近享受到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最終實現“大病不出省”目標。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