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異地養老、候鳥式養老等服務模式逐漸受到關注。
異地養老的出現是與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的。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聚集了大量養老所需的資源,但受發展重心以及功能設置等因素的影響,中心城市和發達地區養老服務供給成本較高,導致養老服務資源過剩和養老服務供給不足并存。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誕生了異地養老。
近年來,區域一體化進程為異地養老奠定了有利的條件,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大力推動異地養老服務,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并取得顯著成效。
例如,河北省積極承擔北京與天津的養老服務轉移,為河北優化經濟結構和產業轉型注入新動力。又如,長三角地區將醫療、交通、養老以及政務服務等領域綜合一體化,既打通了異地養老政策壁壘,也帶動了異地養老遷入地與遷出地的融合。這一地區以上海為中心,周邊省份20個城市的57家養老機構參與異地養老服務供給,提供逾2.5萬張床位保障異地養老需求。再如,廣西以“標準+規范”推動旅居養老服務發展,積極承接大灣區及國內外異地養老服務需求,變養老優勢為經濟優勢,以異地養老服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也要看到,當前受區域發展差異的影響,異地養老服務面臨政策標準不一、信息不對稱、資源稟賦差異等問題。基于此,應從政策、產業、技術和服務等維度提出相應對策。
優化頂層設計,強化區域養老協同。完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建立“大養老”格局,以異地養老實現在大范圍內規劃和配置養老資源,進而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和提升養老資源利用效率。推進養老制度體系一體化建設,建立異地養老服務供給補償機制,打破異地養老政策壁壘,以強有力的政策保障實現區域養老服務協同發展。
轉變發展思路,壯大銀發經濟產業。充分發揮豐富的養老資源以及低成本養老的優勢,將銀發經濟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和經濟轉型的重要著力點,積極承接中心城市和發達地區養老服務轉移。建立集生活、醫療、教育、旅游、康養于一體的養老服務產業體系,構建區域養老中心,打造地區經濟發展新增長點。
信息技術賦能,提升養老服務精度。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構建老年人健康監測系統、云醫院和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推動養老遷入地和遷出地醫療機構的有效銜接,實現醫療資源共享,切實滿足異地養老在醫療服務層面的多元需求。加快養老服務智慧化、智能化建設進程,推動技術與養老服務有機融合。
完善基礎設施,提高異地養老便利度。異地養老對基礎設施具有很強的依賴性,直接影響著異地養老地點的選擇。應加快養老機構建設和布局,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養老服務模式,提升異地養老服務可及性。以醫養結合為導向,有計劃地引導醫療衛生機構轉向養老服務供給,突出中醫藥等在養老服務中的地位,建立異地養老醫療服務體系。打造養老服務綜合體,一站式滿足老年群體的養老服務需求,提升養老服務獲取的便捷性。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