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感冒;氣管炎;肝炎;高血壓病;痢疾;癰腫;疔瘡;目赤腫痛;瘰疬;濕疹。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涂。
附方
①治疔瘡:野菊花根、菖蒲根、生姜各一兩。水煎,水酒對服。②治癰疽疔腫,一切無名腫毒:一、野菊花,連莖搗爛,酒煎,熱服取汗,以渣敷之。(《孫天仁集效方》)二、野菊花莖葉、蒼耳草各一握,共搗,入酒一碗,絞汁服,取汗,以滓敷之。(《衛(wèi)生易簡方》)③治瘰疬瘡腫不破者:野菊花根,搗爛煎酒服之,仍將煎過菊花根為未敷貼。(《瑞竹堂經(jīng)驗方》)④治天泡濕瘡:野菊花根、棗木。煎湯洗之。(傅滋《醫(yī)學(xué)集成》)⑤治婦人乳癰:路邊菊葉加黃糖搗爛,敷患處。(《嶺南草藥志》)⑥治蜈蚣咬傷:野菊花根,研末或搗爛敷傷口周圍。(《睜南草藥志》)⑦治白喉:一、野菊一兩,和醋糟少許,搗汁,沖開水漱口。二、野菊葉和醋半匙,將野菊葉搗爛后,加白醋調(diào)勻涂喉頭。(《貴外中醫(yī)驗方》)⑧預(yù)防及治療瘧疾:一、鮮野菊揉爛,塞鼻,每天塞二小時,兩鼻孔交替進行,連用三天。二、鮮野菊一兩。水煎服,連服三天。(徐州《單方驗方新醫(yī)療法選編》)
各家論述
1.《本草拾遺》:破血,婦人腥內(nèi)宿血食之。又調(diào)中止泄。
2.《綱目》:治癰腫,疔毒,瘰疬,眼。
3.《綱目拾遺》:治蛇咬,梅瘡,天皰瘡。
4.《植物名實圖考》:搗敷瘡毒。
5.《分類草藥性》:根,解煙毒。治頭目眩昏,男子虛淋,女子白帶。
6.《陸川本草》:清熱解毒。治溫?zé)犷^痛,赤眼,痢疾。
7.《上海常用中草藥》:治鼻炎,支氣管炎,咽喉腫痛,濕疹,皮膚瘙癢。
摘錄
《中華本草》
免責(zé)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zhuǎn)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nèi)容不構(gòu)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