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期最新公布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情況表顯示,9月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共17項,和6月底一樣。今年9月,媒體報道稱,央行或將設立應急流動性金融工具(Special purpose vehicle,簡稱SPV),由主要銀行參與,通過這一工具給地方城投提供流動性支持,幫助地方緩釋債務風險。但目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情況表暫無該項工具。
從余額看,三季度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余額為7萬億,相比二季度末增長1443億。其中支小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余額增長較多,分別增長1424億、568億,顯示對兩個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大。
其中,支小再貸款自2014年起向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放,引導其擴大小微、民營企業貸款投放,降低融資成本。發放對象包括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民營銀行。對符合要求的貸款,央行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資金支持。今年6月央行調增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8月增加洪澇災害受災嚴重地區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50億元。9月末支農再貸款額度增加100億至8100億,支小再貸款額度增加250億至17850億。
余額下降較多的為抵押補充貸款。抵押補充貸款(Pledged Supplemental Lending)起源于2014年,主要支持棚戶區改造、地下管廊建設、重大水利工程、“走出去”等重點領域。發放對象為開發銀行、農發行和進出口銀行。對屬于支持領域的貸款,央行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資金支持。
前些年投放的PSL到期后,政策性銀行凈歸還PSL,導致9月末PSL余額下降874億元。不過PSL仍是各項工具中余額最高的工具,9月末PSL余額為2.9萬億元,占結構性工具余額的四成多。
值得注意的是,9月末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余額環比增10倍至56億,顯示保交樓取得積極成效。2022年12月,人民銀行創設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支持對象為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郵儲銀行共6家國有大行,可擴展至18家全國性金融機構,支持其向已售逾期難交付住宅項目發放保交樓貸款。對于符合要求的貸款,按貸款本金的100%予以資金支持,利率為0。
央行數據顯示,去年12月末、今年3月末、6月末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余額分別為0、5億元、5億元,三季度末56億的余額環比二季度末增長了10倍。不過余額仍遠低于該工具2000億的額度。
這可能顯示銀行對爛尾樓的信貸投放較為謹慎。滬上某券商信評總監直言,爛尾樓盤的紓困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已經完成預售接近封頂的項目,這類項目已沒有貨值;二是即使存在較大比例未銷售的樓盤,但這類項目很難銷售。在這兩大難題下,即便央行通過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向銀行提供零利率的資金,但信用風險由銀行承擔,銀行仍比較謹慎。
10月21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國務院關于金融工作情況的報告》時表示,下一步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精準有力,把握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結構上,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繼續加大對普惠小微、制造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繼續實施好存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和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
對于地方債風險,潘功勝表示,下一步要堅持分類施策、突出重點,統籌協調做好金融支持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壓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推動建立化債工作機制,落實防范化解融資平臺債務風險的政策措施;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引導金融機構依法合規支持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建立統計監測體系,加大政策落實力度。
對于房地產風險,潘功勝表示,要按照因城施策原則,指導各地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力度,一視同仁支持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