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公募基金的晨星獎是含金量最高的獎項,這不僅在于評獎標準的苛刻嚴謹,而且更在于稀缺:一年總共只有5個獎:股票倉位大于70%的激進配置、股票倉位小于70%的混合型、股票倉位大于10%的激進債券型、股票倉位小于10%的普通債券型、股票倉位0的純債性。
這些公募基金都是主動型基金,這幾年特別是權益類的公募基金,跌幅比較大,特別是2021年年初公募基金在高峰期間募集了大類散戶的資金,最終導致大量投資者都被深套在2021年年初的高峰上,大家對這些基金有怨氣,即使是晨星獎基金也不能避免這個問題。
為了更加理性而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我們把晨星獎從2019年到2023年5年5個大量的25只獲獎基金在2018年到2023年的年度業績全部列出如上表。
我們可以看到,今年5只激進配置中只有工銀創新動力股票是正收益,平均下跌了5.77%;5只混合型全軍覆沒,平均下跌了9.91%。去年5只激進配置全軍覆沒,平均下跌17.05%;去年混合型只有廣發睿毅領先混合是正收益,平均也下跌了8.18%。即使在2021年,也有1只激進配置3只混合型(廣發穩健增長、南方優選成長、嘉實增長)是負收益。也就是說,在這10只代表公募最高水平的權益類基金中,有4只是近3年連續虧損。這個比例不可謂不高,這個持有過程感受肯定也是非常不好的。
對比這10只權益類基金,15只債券類基金著3年的感受就會好很多。除了激進債券因為持股比例高導致2022年5只基金有3只出現虧損,平均也為虧損外,其他基本上都是正收益。而且是股票比例越低的,收益率越好。特別是2022年和2023年,這種情況更加明顯。
但前面說的只是2021年到2023年的情況,如果我們再往前看,2019年和2020年的情況恰恰相反。這兩年的基金大年,造就了基金包括基金經理的神話。也正因為這兩年的牛市,才會導致有那么多基民被深套在高峰。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僅公募基金存在,私募基金照樣存在。作為宣傳部門,肯定是選擇這幾年業績優秀的基金,關鍵是你選擇這幾年業績不優秀的基金,哪個基民會care你?這個問題我在雪球上也請教過方總,他也如實回答沒有好的對策。所以基民深套這件事情,不僅僅是基金公司的問題,也是基民自身的問題。
但如果我們把眼光放的更長點,從上一個熊市2018年開始算起,那么還是股票倉位越重的,平均收益率越高。基金配置5個獲獎基金近6年平均年化收益率8.35%、混合型9.87%、激進債券5.86%、普通債券5.22%、純債型4.82%,基本都是遠高于銀行存款利息和貨幣基金的收益。只不過很多投資者不是在2018年而是在2021年年初進入了。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擇時或者輪動,但不管是擇時還是輪動,對投資者的要求都很高,弄得不好反而弄巧成拙。比較可行的是在配置權益類基金的同時適當配置債券類基金,雖然會降低收益率,但也降低了整個賬戶的回撤。再做一點以年度為單位的再平衡,可能會更好一點。當然這幾年如果你選擇可轉債輪動,收益率會更好,只不過又需要去學習另外一門知識。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