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甘肅甘南的藏族婦女張雅萍,15日在“強國復興有我——與黨同心·與模范同行”甘肅省殘疾人自強模范與助殘先進典型事跡首場宣講活動上,講述了她決勝小康的打拼故事。
“三十年前,正當其他同齡小孩跌跌撞撞學走路的時候,2歲的我患了小兒麻痹癥,3歲才拿著板凳慢慢地學走路,8歲時才可以拋開板凳蹣跚邁步。”張雅萍稱,因為在外打工的父親意外車禍,16歲的她便拖著殘疾的身體四處求職打工。
2015年,為照顧家庭,在外漂泊多年的張雅萍決定回家門口創業。她認真研究了高寒高海拔半農半牧區經濟發展現狀、民族地區政策及惠民惠農相關政策,下定決心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當時,擋在她面前的第一個困難就是沒有啟動資金,她挨家挨戶向所有親戚朋友借了個遍,又積極爭取銀行貸款,克服了資金難題,創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緊接著第二個難題又出現,由于養殖技術和經驗不足,牛羊因病損失了近一半。“我告訴自己,絕不能放棄,在哪兒跌倒就要在哪兒站起來。”張雅萍說。
通過不斷加強養殖技術學習,張雅萍虛心請教養殖技術專家,不斷地摸索總結,終于,在她的努力和相關部門的幫扶指導下,邁過了這道坎,合作社規模不斷擴大,她與村民的錢袋子也鼓了起來,小康夢實現了。
“懷著一顆一直想要為他人做點什么的心情,我積極鼓勵同村困難的相親們以土地流轉、勞務輸出、資金入股等多種形式入社,實現了對入社貧困戶的長期帶動。”張雅萍舉例說,就拿村里的才巴老漢來說,他因患有眼病,十多年守在家里沒出過門,僅靠微薄的低保維持生活,為了讓更多有生活困難的鄉親有更好的生活保障,她每天去合作社時都會牽著他的手,陪著他一步步熟悉合作社環境。
在張雅萍的鼓勵和幫助下,經過日復一日的摸索,現在才巴老漢每天都能自主地打掃圈舍,喂食牛羊,有了工作心情也日漸開朗。幾年間,通過土地流轉、資金入股、勞務入股、托管寄養等方式,合作社規模發展越來越大,并先后帶動近200戶農戶增收致富,累計分紅達20多萬元。
2020年張雅萍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這份榮譽凝結了致富奔小康路上的拼搏和汗水,它始終鞭策著她堅守基層人大代表的職責,積極建睿智之言、獻發展之策。
免責聲明:該文章系本站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2023-06-24
2023-06-24
2023-06-20
2023-06-20
2023-06-20